首页工会教代会教工协会教工风采通知公告工会新闻规章制度
工会新闻
提示: 网站导航组件在当前页面和配置下,没有获得可显示的导航项。
 
工会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工会新闻>正文

【教师节表彰大会系列报道】上好每一堂课 做好每一项科研 带好每一个学生——七位教师代表做主题交流发言

时间:[2023-09-12]  来源: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党政办  编辑:gh  审核:  点击:



9月8日,重庆交通大学在南岸校区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暨2023年秋季学期教师干部大会隆重举行。会上7位教师代表发言,他们围绕“胸怀国之大者,做一流学问,育一流人才;赓续红色基因甘当学子成才‘铺路石’;建一流金课,育一流人才;甘当支撑雄鹰飞翔的风;在磨砺中‘成长’,在奋斗中‘成为’;最美的遇见,最美的成长;以校为家,荣耀交大”等主题交流发言,分享了他们育人的感悟。

吴礼舟:胸怀国之大者:做一流学问育一流人才

科技创新教师代表、土木工程学院吴礼舟教授分享了他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的感悟。

心系国之大者明方向,潜心做好一流真学问。钱伟长先生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深表认同。我之所以选择地质工程专业,是因为我国地质环境复杂、灾害频发,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尽可能防灾减灾,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基础设施安全。2008年,博士毕业不久的我,毅然选择奔赴汶川抗震救援,连续十多天与时间赛跑,一刻不停地排查余震灾害风险点,为百姓安全转移争夺了宝贵时间。这次经历更加坚定了我的科研方向,我知道现在自己做的研究是挽救生命的事业,必须坚守下去。为了做好这项事业,我曾拒绝了985大学的邀请,坚定选择扎根西南,大西南是地灾研究的天然试验场。近年来,聚焦三峡水电站、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的防灾减灾需求开展科技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荣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应该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比如我们每申报一个基金项目,应该首先从国家急需和战略需求出发,然后落脚到具体的科学问题,最后是潜心研究做出一流学问,这样的科研才是有价值的科研,才是真正的好科研。

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厚积薄发创一流成果。2002年,我攻读博士开启了科研之路,很长一段时间进展缓慢、思路迷茫。幸运的是导师启发我:沉下心来,多到现场、多实践,以科学理论为“光”,以工程需求为“路”,用“光”去照亮“路”,科学之门自然就打开了。此后,我心无旁骛、静心研究,经常忘记时间而工作到凌晨,十年如一日专注于“滑坡灾害”,并且一直坚守该研究方向,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后期成果喷涌而出: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20篇,其中Top期刊论文41篇,SCI引用1500余次。实践证明,我们要在某一领域形成科研优势,必须专注和勤奋。真诚希望每一位青年教师能够找到自己的光和路,搞基础研究瞄准国际前沿,做应用研究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精益求精多出一流成果。

严谨治学站好三尺讲台,甘为人梯育一流人才。从教16载,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要务,从未落下一节课,学生的每一篇论文、每一个研究课题,大到整体研究思路,小到标点符号,都认真指导;时刻告诫学生搞科研最忌脱离工程实践,科学研究不是仅为了发论文,而是要看能解决国家工程建设什么问题。因此经常带学生野外实地调查,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近年来,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5人,指导朱帅润博士发表SCI/EI论文10篇,解决降雨滑坡分析的实际问题。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们要肩负起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责任,甘为人梯,言传身教,吸纳本科生进课题组,在指导培养过程中发现“科学苗子”,支持他们科研任务中“挑大梁”,为培养一流人才铺路搭桥。

何兆益:赓续红色基因甘当学子成才“铺路石”

刚刚获得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的交通运输何兆益教授总结了自己30多年教书育人的感悟。

坚守教育情怀,做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1986年,我从交院道桥系毕业,出于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毅然选择了当老师,从此人生就与交大、与教育签下了永久的契约。我喜欢教育,我觉得为国家培养人才是一件神圣的事。令我最自豪的是,30多年来,培养的大批本科生以及200余名硕博研究生遍布全国各地,不少学生已经成长为交通建设行业的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和专家学者,为国家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倍感欣慰,真切体会到了“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不亦快哉”的深意,真诚希望各位老师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事业中,实现师生和谐共振成长。

坚守育人初心,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杏坛传道授业是教师的本职,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几十年来,我把学生视作家人,无论多忙,始终坚持站好讲台、带好研究生。即使在担任交通运输学院院长期间,虽然忙碌,但始终坚持认真指导每一名学生,学生的每一份报告,大到论述逻辑,小到标点符号,都会仔细检查修改。我坚信严师出高徒!真诚希望各位老师对学生严管厚爱,谱写出更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育佳话。

坚持身正为范,做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作为一名教师,从教37年,不忘育人初心,为国家不断培养交通人才;作为一名科研者,“十年磨一剑”打造出系列道路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体系;作为一名管理者,始终心系学院发展和学生成才,在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交运学院获批2个国家一流专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实现B+的历史性跃升。身兼数职的确很忙,但我的策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私事可以缓一缓,工作和学生的事情是头等大事,不能等、更不能放。我坚信,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希望各位老师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修养。

坚持学高为师,做一个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刚当教师时,我最大的危机感就是,自知本科学历和知识结构难以支撑这份工作,因此继续求学的念头逐渐强烈。1990年,我考取东南大学硕士,94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97年博士毕业后又回归“三尺讲台”。从教以来,始终没有停下学习钻研的脚步,30余年来专注于路基路面结构与设计、路面材料,山区公路及机场地基处理等领域研究探索,同时注重以科研反哺教学,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带进课堂、融入教材,培养了重庆市交通局局长许仁安等一大批优秀学子。真诚希望各位老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长,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项科研,真正做到“学无止境、学高为师”。

姚阳:建一流金课,育一流人才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姚阳代表《栖居漫谈——人居环境概论》课程团队,汇报了关于“建一流金课,育一流人才”的体会。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逐梦大国建筑的时代新人,《栖居漫谈——人居环境概论》课程团队“十年磨一剑”,心无旁骛投入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在今年八月“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

课程是建筑类专业“基石—柱石—顶石”课程体系的核心基底,具有引领学生知悉专业内涵、建立专业认知、形成专业认同、践行专业使命的重要作用。课程持续创新的动力,源于我们团队持续地反思:人居环境的更迭变化,我们究竟希望带给学生什么?知识传授能否满足学生持续成长所需?

基于这些思考,这门课程历经了“突破传统—改革实践—转型升级”三次迭代创新。

第一阶段,尝试将建筑、规划、园林学科知识纵向串联,通过PBL问题式学习,基于真实情景、真实问题,开展自主学习,解决学生人居环境科学宏观视角建立难。

第二阶段,尝试将建筑、规划、园林学科知识横向贯通,通过PBL与CBL案例式学习,开展合作探究,提升高阶思维,解决学生人居环境科学系统思维养成难。

第三阶段,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融入学科前沿、引入工程项目,通过PBL、CBL以及TBL团队式学习与RBL研究型学习,开展协作探究与项目实践,提升深度学习内驱力,解决学生学习动力持续难。

课程改革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中心,遵循“两性一度”标准,采用项目进课堂,推进工程认知、应用与创新,引导学生因好奇、探究、创新而学习,学习成果包括调研报告、图纸模型、在地建筑等。将知识型课程转化为能力型课程,激励主动学习、推进深度学习,最终让学生习得终身学习能力。

我们以痛点问题为导向,创建理论学习、仿真实训、工程实践、创新创业“四维”融合教学模式,持续提升教学效果,主动回应学生自主学习难实现的问题,提升主动学习的兴趣。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利用数字智慧创设学习环境、打造学习社区,回应学生高阶思维难养成的问题,提升深度学习的乐趣。深入落实课程思政,成果产出加强评价、提升学习成效,回应学生学习动力难持续的问题,提升终身学习的志趣。

历经十年努力,这门课程先后建成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这些点滴成绩都是学校优良的教学传统坚守传承与勇于革新的结果,也让课程团队日积月累、接续传承的不懈努力有了收获。

面向未来,我们将持续建好课程群,实施多课联动,为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成长搭建新模式、构建新场景、形成新形态,讲好中国人居故事,培养中国一流设计人才!

邓涛:甘当支撑雄鹰飞翔的风

航空学院副院长邓涛指导2023届曾扬洋同学获得全国高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果交流会特等奖。这是重庆交大是唯一一所非985、211、双一流的地方高校获得特等奖。成绩来之不易,邓涛总结总结了几个关键词:

第一:重视。一方面,学院党政高度重视,尤其是严把选题关,对毕业设计题目提出明确要求,坚持真题真做,强调与当前生产实际、工程实践和科研项目等结合,并推动校企联合毕业设计,把毕业设计写在产品上。另一方面,指导教师结合团队科研项目和产业技术需求,拟定具有较强创新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毕业设计题目,建立好跨专业跨校际的教师指导团队,搭建好计算仿真和测试平台,注重思政引导和过程管控;学生自身也把毕业设计作为检验知识掌握程度、自主学习创新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把与国内顶尖航空航天院校同台竞技作为检验能力素质的大好机会。

第二:相信。两年前,在一次校内举办的比赛活动,刚进入大二的曾同学提出了新式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设计方案,让我非常惊喜。赛后将曾同学吸纳进自己组建的学科竞赛小组和研究生课题组,之后两年多指导他参加“互联网+”大创等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余,承担1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发表1篇SCI论文,授权专利软著10余项,并保送南航国重实验室直博。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我始终坚信学生的自主性、创造力和执行力,不断激发学生,让学生相信自己、大胆去闯。毕业设计的总体方案、技术路线、凝练创新点、到最后比赛PPT汇报等,更多的是学生面对挑战、突破自我。学院之前参赛最好成绩是二等奖,这次参赛为了不给学生压力,我树立了一个目标:保二争一。但学生给我回复说:老师,请相信我,我能做得更好。

第三:协作。曾同学的毕业设计融合了航空、力学、机械、材料等专业知识,体现出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的特点,需要教师团队共同协作指导。我们组建了由一支由院内教师、绿航院工程师、项目合作企业专家,以及南航教授组成的跨校联动、校企协同指导团队,围绕“选什么题,怎样研究,怎样撰写论文,怎样准备答辩”进行协同指导,打造了一支由飞制、飞设、飞动及力学、材料等融合的本硕联合毕业设计团队,以项目制运行和团队模式开展,以个人与团队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合力推进,最终获得特等奖。

张东培:成长、成为

从2022年4月16日的院赛,到校赛、市赛,再到今年4月23日的国赛,历时372天。从讲台到全国领奖台,对数统学院的张东培老师而言,这是如梦之旅、磨砺蜕变的一年。

一、在磨砺中“成长”。比赛结束,指导专家严峻老师说:“东培,你成长飞速,一年前你很拘束;一年后你能侃侃而谈,自如地讨论教学设计”。今天,我想告诉严老师,感谢有你,因为有你们这群甘为路石的人,让我们年青人飞得更高更远。

2022年5月拿到市赛入场券时,我只有一年半的教学经验,没有任何教学比赛的经验,却要在40天完成20个教学设计和PPT,时间紧、任务重。校工会、教师工作部、教务处、数统学院等部门快速集结、密切配合。在他们的组织协调下,极具经验的老师们组成了指导团队,与参赛老师并肩作战。我感受到了交大的速度和力量。

从校赛到国赛,有近四个月的时间我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这120个日夜,2400个小时,都有指导专家们的支持与陪伴。周开发老师把控全局;严峻老师忍着颈椎的疼痛把关PPT;陈卓老师放弃休息时间陪我一遍遍打磨演练,我的一对一指导老师赵磊娜更是无时无刻陪伴我、鼓励我。

市赛,我们以教师发展中心为家,曾连续奋战近50个小时,不眠不休。国赛,交大速度和力量再次集结,在大年初一进行了一场3小时的腾讯会议,商讨了所有备赛环节,敲定了执行方案。寒假的35天,学校和学院分别邀请北京科技大学等4所高校的7位专家作国赛经验分享;进行了20次的教学设计讨论会;赵磊娜老师每天5通电话频率跟进备赛细节……

在太多人幕前幕后无私地帮助下,打磨国赛教学设计86版,每一个PPT修改了27版。最终,实现近230个数值模拟,30个3D演示教具,顺利完成国赛16个教学节段PPT,247页的教学设计。讲课训练阶段,35天,他们陪我打磨了48份讲稿,进行了96遍的课堂演练……

国家青教赛充满了难忘和感动。感谢郑副书记一次次的鼓励,感谢校工会、教师工作部、教务处、数统学院和指导专家们。在整个备赛过程,正是“两路”精神、“路石”精神激励我坚持下来,是他们的坚守与奉献,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突破。感恩遇见了你们。

二、在奋斗中“成为”

青教赛像一把钥匙,帮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我感受到了教学的魅力,激励我在教书育人事业中奋进不止。

它激励我继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成为教学改革的创新者,点燃课堂;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点亮梦想;成为“四有”好老师,默默耕耘;成为像指导专家一样的“铺路石”,发光发热。

杨玥:最美的遇见最美的成长

智慧城市学院辅导员杨玥以“遇见”为题,分享了自己8年辅导员的感悟。

最幸运,遇见交大,开启一段旅程。八年前的仲夏,我怀揣憧憬来到重庆。时不我待,光阴似水。八年来,是交大的培养,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辅导员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从第一次站上讲台给学生开会时的紧张忐忑,到如今,收获了引领学生成长的沉稳与自信;从欠缺条理的工作,到探索构建辅导员“三美三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模式,这份改变是如此美好。是与交大美丽的遇见,才有了我职业生涯最美的开始。如此,我深感幸运!

最幸福,遇见交大同事,收获一份成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赋予辅导员教师与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刚开始我很以教师身份为荣,也很珍惜管理者这个头衔,但实际工作中却发现有不少问题,有些时候感觉自己成为了办事员、勤务员。迷茫中,有幸遇见学工部、学院的领导和共事的小伙伴们,他们的开导、激励、支持,让我读懂辅导员的深刻内涵。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什么,也就是辅导员不停奔忙的意义所在。从主题班会、集中点名的讲台,从清晨7点半提醒学生早课的寝室,到8点钟的教学楼,从晚自习后的李子湖畔,到深夜11点陪学生打点滴的医院,我们辅导员踏晨露朝霞而出、戴星光晓月而归;从学生的辅导员,到成为学生亲切称呼的“玥姐”;从育人的三尺方寸,到校史馆讲解员、团市委“青年讲师团”成员,在陪同学生共成长的道路上,我深深感受到了那份甘甜。与交大同事们的美好相遇,让我收获热爱与成长。为此,我深感幸福!

最美丽,遇见青春少年,笃定一种追求。工作中,学生的迷茫、无助、失恋、挂科、电诈受骗、家庭变故等都有可能引发心理波动、安全风险等问题,如果辅导员没有一些“内功”、没有一颗大心脏,是很难在风雨中支撑下去的。正是遇见了这些青葱少年,即使是7天乘24小时待命,但总能被孩子们的蓬勃朝气所感染,看到捣蛋鬼身上阳光向上的青春锐气,也真真切切看到一个保研生帮扶一个留级生升腾起来的希望。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学生们时刻的期待、成长的浇灌、成才的希望,激励我不负立德树人使命,不负青春韶华,不负家长所托,努力成长为一名学生心中期待和认可“四有”好老师。在引领这群青春少年“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旅途中,一路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

周开发:以校为家,荣耀交大

站了41年讲台的周开发老师,感慨良多。

从经验积累到感觉摸索,从个体感知到科学研究,最后从课堂研究上升到哲学思考,我明白了这样一句话:教学需要积累经验,但教学不只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2007年,我借鉴北大的经验,开始了一项实证研究——如何复制卓越,看看交大的优秀学生经过精心培养,究竟能够走多远。每年我会挑选2—3名优秀本科生,进行学习和学术能力的系统训练,采用小范围的面对面指导。研究发现,只要老师关心学生成长,为他们提供切实指导,耐心引导他们走上学术之路,我们的学生一样能够卓越,且不输名校学生。比如,我就连续五年将土木学院桥梁、道路和隧道专业的六位学子送进复旦大学做力学专业的直博生。

我指导过的叫戴子薇的学生。她在比利时甘特大学做博士期间,经常向她的导师提起我,说我如何影响她热爱学术,对学生如何如何好。这个广告做得多了,引起了她的导师的浓厚兴趣,并多次提出要来重庆拜访我。今年7月,戴子薇博士答辨完后,他的导师弗朗教授竟然真的从比利时来到交大看望我。弗朗教授对我说的一句话很有趣,他说教师有两种,一种是将教书当成职业,另一种是将教书当作事业,前者人数很多,后者人数很少。他来重庆就是想见证一下,我是不是第二种人。也许让弗朗教授失望了,因为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想那么深远。准确说,我应该属于第三种人,将教书育人当成终身的兴趣与爱好,犹如养花种草的人一样,适时浇水施肥,偶尔用剪刀修剪残枝败叶,然后静待花开结果。其实,培养优秀本科生的这种做法,不是我的首创,国内外名校都有这样的机制。我虽然退休了,但培养卓越本科生的探索没有止步,土木学院的陈卓也在接续努力,相信她会做得更好。在这里,我真诚期待有更多的老师,开放你们的实验室、工作室和项目组,让本科生接受更好的学术训练,这本来就是学生的权利!

六年前,伯明校长一句话把我“套”住了。在第一届教师发展委员会成立时,他说:“有周老师在,我放心。”这既是鼓励,更是信任。常言道,得人才者得天下,得年轻者得未来。国家将青年英才交与我们培养,我们岂敢疏于职责与使命呢!也多亏郑副书记的加持,多亏同事们的倾情投入。六年来,在新入职教师的培养上,我们建立起了一套严谨而又务实的培训模式;在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方面,也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近年来的竞赛结果表明,交大的教师有能力与985、211的教师同台竞技,并且战胜他们。

今年8月中旬,宫书记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教学改革研讨会,他称之为“神仙会”,我是参会的“小仙”之一。会上,宫书记分享了自己做的一个教学改革PPT,提出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新思维与新方向。听完之后,我很兴奋。学校领导能如此重视本科教育,并且还有新招、实招、硬招,即使我今后失去了参与教学改革的能力,但我相信这种机制、这种氛围、这种传承,会带来交大本科教学改革的“满园春色”。

 

上一条:重庆交通大学广大教师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与会教师代表的致信(二)

下一条:【教师节表彰大会系列报道】提振精气神,塑造新动能,吹响重庆交通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中国教育工会重庆交通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