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重庆交通大学徒步协会与重庆森林徒步协会携手开展"山城巷-白象街-湖广会馆"历史文化徒步活动,以脚步丈量城市文脉,吸引60余名市民及高校师生参与。活动由交大徒步协会会长李伟凯、森林徒步协会会长森林共同策划,特邀协会指导老师仓央老师全程讲解。
穿越时空的文化行走
傍晚19时,队伍从七星岗地铁站集结出发,沿山城巷青石板路开启4.5公里的时空穿越。在仓央老师专业解说下,参与者驻足东华观藏经楼,触摸元明时期三重檐歇山式道观的历史余温;于湖广会馆前品味清代"笑面迎客狮"的建筑智慧,感受"货通八方"的移民商贸文化;行至白象街金融遗址群,聆听民国时期"东方华尔街"的商埠传奇。

抗战记忆与城市新生
途经凯旋路时,李伟凯会长特别讲述这条抗战生命线的历史:"1941年建成的凯旋门隧道,曾见证战时物资运输的壮歌,与终点的解放碑共同构成民族精神的时空对话。"活动尾声在解放碑璀璨灯火中落下帷幕,参与者手持定制明信片,在"抗战胜利纪功碑"前合影留念。

诗意诠释徒步内涵
作为活动文化注脚,交通大学梁老师即兴创作《山城徒步赋》:"初夏微曛明月夜,一路徒步阅千年......"诗中既描摹白象街金融遗韵,又赞颂解放碑象征的民族新生。森林会长评价:"这场'可触摸的历史课',让建筑遗产真正活化为城市记忆载体。"

据悉,双方协会已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未来将推出"十八梯-通远门""南滨路开埠遗址"等系列文化行走线路。李伟凯表示:"我们期待通过青年视角的创新传播,让更多市民成为城市文脉的守护者与传承者。"
交通大学徒步协会作为交通大学“铺路石“精神的传承者之一,每周四定期举行城市夜徒活动,欣赏重庆市夜景以及交通大学铺路石精神的成果。如果有需要参加的老师可以通过加微信liweikai110,进入协会。